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PP,99re6在线视频精品免费,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最近播放中文版在线观看电视剧

熱線電話:400-668-9580 180 0518 9066
關閉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職場資訊 > 新聞資訊

走出家門,端上了“薪”飯碗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客戶端 時間:2021-02-05 作者:南京 瀏覽量: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吳鐸思 通訊員牛斌 “在工廠上班,不僅能掙錢養家,最重要的是讓我找回了自信。”在新疆和田霸麗穆商貿有限責任公司位于墨玉縣扎瓦鎮蘭干村的扶貧車間里,阿依謝姆·烏布力卡斯穿著工裝,踩著縫紉機,熟練地制作著手中的校服。

  阿依謝姆是墨玉縣扎瓦鎮蘭干村村民,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看到鄉親們在“人人有事干、月月有收入”的政策幫扶下賺上了錢,把家里裝修得漂漂亮亮,阿依謝姆于2019年2月主動報名去扶貧車間當員工。如今,阿依謝姆已成長為扶貧車間里的業務骨干,經常有員工叫她“師傅”,向她討教技術,前不久她已經升職為車間主任。

  聚力就業扶貧,農民端上了“薪”飯碗。近年來,新疆和田地區把城鄉勞動力轉移就業作為“一把手”工程和民心工程,不斷拓寬就業渠道,豐富就業形式,增強就業能力,完善就業保障,打造務工品牌。

  走出家門進廠門

  屯妮薩汗古麗·尼亞孜是和田地區策勒縣策勒鎮亞博依村衛星工場逸維服裝廠的工人。在工廠工作一年多,因為她勤奮好學,工作認真負責,已經從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車間的管理者,去年除去工資,公司還給她發了8000元的年終獎。

  能在家門口就業,屯妮薩汗古麗·尼亞孜夢寐以求的事,她說:“以前找一份能掙錢的工作很不容易,現在家門口就可以就業,和城里的年輕人一樣,每天按時上班,中午還可以回家吃飯,家里有農活也不耽誤,真的是掙錢生活兩不誤。”

  和田地區著力構架“縣有龍頭企業、鄉有規模企業、村有衛星工廠、戶有小作坊”的四級就業布局,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發展產業的主路徑,以進駐大中型規模企業為載體,支持有資源和人力承載能力的鄉村建立衛星工廠,大力發展企業“總部+村辦企業”的扶貧模式,讓農村富余勞動力到村辦企業上班,實現了務工和照顧家庭兩不誤。農民不僅學到了技術知識,產業化工人的意識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起來了,有效解決了貧困農民外出務工難、脫貧難的問題。

  與屯妮薩汗古麗同村的阿卜杜艾則孜·阿卜杜喀迪爾在參加了電工技能培訓后,他很快就成為了和田市工業園區上樂電氣成套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人。

  “掌握了一門技能之后,不僅找工作容易了,而且工資也高了,現在每月工資3500元,我們家也實現穩定脫貧了!”阿卜杜艾則孜高興地說。“工作穩定,環境也不錯,公司管吃管住,每個月能用工資改善父母的生活,我感覺踏實又幸福。”

  據了解,和田地區依托產業促就業,筑巢引鳳吸引內地企業落戶投產,紡織服裝、鞋襪制作、畜禽養殖、電子產品裝配、玩具制作等一大批勞動密集型企業紛紛落地。截至目前,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1900多家,村辦企業發展到近900個,農民合作組織逾1100個。越來越多的農民正在“轉身”成為產業工人。

  季節性轉移就業,搭上致富快車

  在墨玉縣英也爾鄉庫木亞依拉格村村民鐵木爾尼亞孜·吾吉艾合麥提看來,現在的村子和以前相比大不一樣了。“以前,家家戶戶都有人沒事做,閑著曬太陽。現在,大家都出門掙錢。閑在村里的人越來越少。” 鐵木爾尼亞孜·吾吉艾合麥提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因身體不好,家里經濟狀況一直入不敷出。2017年,鐵木爾尼亞孜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和妻子一起赴阿克蘇拾棉花,第一年就掙了一萬多元。

  回村后他把拾花期間所見所聞分享給了村里人,并一次又一次地號召、動員身邊的年輕人一同出去務工。嘗到了掙錢的甜頭,他每年都是村里第一個帶頭報名去務工的人員。2020年9月他又帶領36人外出拾棉花,村民收入在1萬元至1.4萬元不等。部分農民在他的帶領下還清了銀行的貸款,他也成為小有名氣的農村“勞務經紀人”。

  季節性外出務工具有時間短、見效快、收益高的優勢,和田地區積極組織引導農民錯開自家農忙日子,按照季節參加拾棉花、摘辣椒等短期務工外,還通過“引、幫、促、扶”等舉措組織農村富余勞動力到其他地州和兵團農場季節性承包土地,從事種糧食、種棉花、種蔬菜、種藥材、摘葡萄、摘紅棗、管理果樹和大棚等工作,讓季節性外出務工成為一列農牧民增收的“快車”。

  2020年,和田地區積極與巴州、兵團等植棉縣市、團場對接,開發采摘棉花等季節性就業崗位,有序轉移輸出務工人員,全年輸送10.2萬人從事季節性勞務創收。

  轉移穩定就業,打開增收“薪”模式

  今年是洛浦縣納瓦鄉納瓦村女孩阿依努爾·亞熱克在江西南昌工作的第四個年頭了。

  2017年4月29日,阿依努爾·亞熱克和同村的幾個女孩高高興興地踏上了前往南昌的列車,成為南昌市一家電子企業的員工。經過四年的努力,她從一個懵懵懂懂的農村小姑娘成長為車間的負責人,工資也從最初3000多元提高到了6000多元。

  臨近年關,她為自己買了一臺筆記本電腦作為新年禮物。為了更好的適宜工作要求,新的一年她要學習計算機辦公基礎知識。“從未想過有一天我能用電腦打文件,做報表了。如果當初沒有政府鼓勵讓我大膽地走出來,我永遠不知道外面的世界這么精彩,我也永遠不知道自己也可以活得這么精彩。”阿依努爾開心地說。

  近年來,和田地區按照“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在充分利用農牧民技工學校和企業崗前培訓大力開展技能培訓的同時,在援疆省市、疆內跨區域和就地就近大力開發就業崗位,嚴格落實精準服務保障措施著力做好配齊配強帶隊干部、實施管理考核、培育社會力量、解除后顧之憂等工作,就業總量實現新突破、就業能力實現新突破、勞務收入實現新突破;群眾就業觀念呈現較大轉變、精神面貌呈現較大轉變、學習熱情呈現較大轉變、增收意識呈現較大轉變;就業政策扶持力度得到提升、技能培訓效果得到提升、就業崗位精準度得到提升、服務平臺能力建設得到提升、務工人員事業心得到提升。

  2020年,和田地區通過19趟專列和與趟圖定列車向烏木齊市、昌吉州等10個地州累計輸送務工人員3.08萬人。同時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點對點”實現疆內外跨區域有組織轉移就業5.12萬。

  各級政府、駐村工作隊等各顯神通、各盡其能,一批又一批的城鄉富余勞動力搖身一變成為了各行各業的工人,在崗位上開創著屬于自己的新生活,越來越多的貧困農民端上了“薪”飯碗,實現了脫貧致富,創造了美滿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
客服服務熱線
400-668-9580 180 0518 9066
工作日 9:00-17:00
微信公眾號
手機瀏覽

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職享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蘇ICP備19057497號

地址:上海、南京、南通 EMAIL:

蘇公網安備 32061102000307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90870

用微信掃一掃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