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就業關乎國計民生,更關乎千家萬戶。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注疫情對就業形勢的影響,指出越是發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特別是要高度關注就業問題,強調要“扎實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全面落實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任務,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與智聯招聘聯合推出CIER(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就疫情之下的各行業、各地區等就業景氣程度變化進行了監測分析,并對下一步穩就業促發展提出了對策建議。
日前,海口舉辦“戰疫情·促就業”招聘會。新華社發
減稅費、增信貸、降成本、換期限,“點對點”組織返崗,政策精準織密保障網……一系列“真金白銀”援助政策正在幫助企業復工復產、穩定就業。蓬勃涌現的新業態、創新創業的新經濟……危中尋機,我國就業正不斷注入新動力。
穩就業就是穩民生、穩信心。盡管疫情影響之下,我國就業面臨新的挑戰,但隨著就業優先政策的加大落實,就業“回暖”信號不斷釋放。
疫情沖擊下我國就業市場總量和結構如何變化,特別是疫情發生后,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等就業狀況如何?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與智聯招聘聯合推出的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CIER(招聘崗位人數與求職人數之比),反映我國就業市場的整體走勢及景氣程度。該指標采用智聯招聘網站數據分析而得,數據涉及全國55個核心城市,210萬個招聘企業,1568萬個招聘職位,共計1.2億招聘需求人數和8482萬求職投遞人數。通過不同行業、不同地區、不同城市等級、不同企業類型等供需指標的動態變化,反映就業市場上職位空缺與求職人數的比例變化,進而監測中國就業市場景氣程度變化。
分析發現,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下降明顯。加之季節性因素影響,與上季度相比,CIER指數大幅下降。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效果顯現,復工復產企業數量增加,3、4月份企業招聘需求有所上升,但同時春節后陸續返工以及高校畢業生春季求職人數增多。二季度就業景氣指數料將環比回升。目前來看,一季度就業呈現以下特點:
1.“宅經濟”成就業新蓄水池
廈門某高校教育學院學生王娜,受疫情影響錯過了相關招考。她對嬰兒撫育有一定的了解,在就業指導中心老師的幫助下,開設了個人的育兒知識公眾號,介紹科學育兒知識和理念。她制作的動畫科普生動有趣,很快成為小有名氣的“育兒博主”,并接到平臺給付稿酬發表科普文章。“繃著的一口氣總算松了下來,即使暫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也能養活自己了。”王娜說。之后好消息接踵而至,一些早教機構、幼兒園等機構負責人主動向她伸出橄欖枝,她成為手握好幾份offer的就業達人。
大學生是就業群體中重要的一環,由于疫情的影響,今年大學生就業也出現了一定的結構性矛盾。教育/培訓/社區/生物/制藥/醫療等職業,大學生人才較為短缺,就業形勢較好。而在公關、IT質量管理、廣告、會展等行業出現了求職人數相對集中的狀況。
疫情管控下,線下教育相關職位招聘需求增幅較小,而線上教育相關職位招聘需求急劇增加。教育/培訓/院校行業招聘需求人數同比增長1.27%,但求職申請人數下降5.41%,CIER值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
2020年一季度,教育/培訓/院校行業的排名升至首位,就業形勢最好,中介服務行業降至第二位,保險、專業服務/咨詢(財會/法律/人力資源等)、互聯網/電子商務、外包服務、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房地產/建筑/建材/工程和酒店/餐飲等行業就業景氣程度也仍相對較好。娛樂/體育/休閑行業招聘需求人數逆勢上升,且大于求職申請人數增幅,CIER指數環比上升。
娛樂/體育/休閑行業受益于“宅經濟”成為就業新蓄水池。疫情使得線下娛樂場所經營和消費活動受限,但刺激了“宅經濟”的增長,尤其是直播經濟。影視/媒體/出版/印刷職業中視頻主播崗位招聘需求同比增長迅猛,相關輔助崗位需求也有明顯增長;娛樂/體育/休閑行業CIER指數同比也上升,且增幅相對較大,該行業的視頻主播崗位招聘需求同比增長迅猛,拉動作家/編劇/撰稿人、攝影師/攝像師等輔助崗位需求增長,雖然上述崗位的求職申請人數增幅也較高,但遠不及招聘需求的增幅。智聯招聘《2020年春季直播產業人才報告》顯示,今年春節后一個月內,與直播相關的招聘職位數同比提高83.95%,招聘人數增幅更是達132.55%,并且在二三線城市擴張明顯。
因為疫情期間大部分人都“宅”在家,對生鮮、快消、商超等生活必需品的配送需求顯著增加,為解決這一問題,“靈活就業”“共享用工”應運而生。阿里等一些企業迅速開設“靈活就業”平臺,各地餐飲商戶的閑置員工可就近兼職快遞騎手或便利店員工,同時也解決了用工企業的燃眉之急。
知識經濟持續賦能專業服務/咨詢行業,業務向二三線城市下沉。當前我國處于經濟轉型升級的發展階段,企業也在尋求更高質量的發展方式,通過信息化、數字化、優化人才結構等方式提升增長質量。面向企業的專業服務/咨詢行業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也獲得發展機遇。一季度專業服務/咨詢行業抵御疫情沖擊的影響,招聘職位數與去年同期持平,二線和三線城市招聘職位數同比增速分別達9%和34%。
物流/倉儲行業和“外賣經濟”相關崗位招聘需求上升。疫情中線下消費受限,刺激了線上經濟發展,加之直播電商等新模式驅動新一輪增長,物流/倉儲行業招聘需求逆勢上揚。一季度該行業招聘職位數同比提高11%,新一線、二線和三線城市的招聘職位數增幅分別達13%、13%和33%。“外賣經濟”帶動送餐員、餐廳服務員、廚工等崗位招聘需求也同比上升,促使烹飪/料理/食品研發職業招聘需求人數總體增長,CIER指數同比上升。
浙江湖州長興職教中心開展校企合作,解決疫情期間用工缺口,圖為學生正在某企業總裝車間內,裝配室內機電控盒。譚云俸攝/光明圖片
2.中東部、二三線城市就業形勢較好,京津冀就業競爭激烈
課題組按照行政區域劃分選取了55個樣本城市并進行分類,以此來計算不同行政區域2020年一季度CIER指數。其中,東部地區城市為34個,占61.8%;中部地區城市為7個,占12.7%;西部地區城市為9個,占16.4%;東北地區城市為5個,占9.1%。
中部、東部地區就業景氣程度較高。一季度中部地區CIER指數超越東部地區,成為最高地區,東北地區CIER指數仍最低。隨著中部地區加速崛起和持續發力,東、中、西地區CIER指數差距進一步縮小。與去年同期相比,各地區的招聘需求人數和求職申請人數均在減少。其中,東部地區招聘需求人數同比降幅相對較大,CIER指數下降;西部地區招聘需求人數降幅大于求職申請人數,CIER指數也下降;中部和東北地區招聘需求人數減少幅度小于求職申請人數,CIER指數則略有上升。
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就業市場較為寬松。一季度京津冀地區CIER指數為0.56,就業市場仍相對緊張。與上季度相比,受招聘需求人數減少和求職申請人數增加的影響,該區域CIER指數季節性下降;與去年同期相比,招聘需求人數減少22.03%,求職申請人數減少32.90%,CIER指數比去年同期上升了0.05。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就業市場景氣指數相對較高。與2019年四季度相比,區域內多數城市招聘需求人數減少,求職申請人數增加,CIER指數季節性回落。與2019年一季度相比,長三角地區南通、嘉興和淮安等城市招聘需求人數增加,其余城市招聘需求人數均減少,CIER指數下降;珠三角地區珠海、佛山、東莞、惠州和中山招聘需求人數增加,廣州和深圳的招聘需求人數減少,CIER指數上升。
二三線城市CIER指數相對較高。2020年一季度一線城市的CIER指數仍相對較低,二線和三線城市的CIER指數相對較高。與去年同期相比,一線和新一線城市的招聘需求人數和求職申請人數降幅都相對較大,CIER指數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或略有上升;二線城市招聘需求人數減少9.70%,大于求職申請人數降幅,CIER指數則下降;三線城市招聘需求人數增加1.79%,求職申請人數增加0.64%,CIER指數上升。
長三角、珠三角和東部沿海地區的二三線城市一季度CIER指數較高,如淮安、溫州等。寧波作為新一線城市,CIER指數也較高。本季度武漢的CIER指數雖然相對較高,但并不意味著其就業市場寬松,而是封城管制致使供求兩端均處于停擺狀態的結果。與去年同期相比,本季度武漢的招聘需求人數減少13.62%,求職申請人數減少56.84%,因此CIER指數上升。實際上,武漢作為新一線城市招聘需求較為旺盛,1月招聘需求人數較去年同期增長12.40%,但是求職申請人數下降28.79%,CIER指數上升;受封城管制影響,2月和3月招聘需求人數下降,同時人員限制流動下求職申請人數也在下降,且幅度更大,因此,2月和3月的CIER指數也上升。
3.大型企業和民營企業景氣程度較高,中小企業形勢緊張
分析調研數據看出,新經濟企業由于科技含量較高、發展空間較好,成為大學生青睞的就業崗位。不少大型企業、民營企業通過一場場定點的溫暖春招,為大學生敞開大門,成為他們職業生涯起步的地方。
大型企業CIER指數相對較高,中型、小型和微型企業CIER指數相對較低。其中,大型企業CIER指數為1.27;中型企業CIER指數為0.63,小型和微型企業的CIER指數分別為0.61和0.70,就業形勢相對較差。同比來看,一季度各類規模企業的招聘需求人數和求職申請人數均在減少,大型和中型企業招聘需求人數降幅大于求職申請人數,CIER指數同比下降,小型和微型企業的招聘需求人數和求職申請人數降幅相對較大,但由于供求變化幅度接近,CIER指數基本保持去年同期水平。
一季度民營企業的就業形勢相對較好,國企的就業競爭相對激烈。具體來看,民營企業的CIER指數仍最大,為0.81;合資、股份制企業、上市公司和外商獨資企業的CIER指數約為0.60;國企的CIER指數仍最小,為0.40,就業競爭相對激烈。環比來看,受招聘需求人數減少和求職申請人數季節性增加的影響,一季度各類性質企業CIER指數環比均有下降。同比來看,民營企業招聘需求人數減少3.50%,且降幅小于求職申請人數,CIER指數同比略上升;合資、股份制企業、國企、上市公司和外商獨資企業的招聘需求人數降幅相對較大,且降幅大于求職人數,CIER指數同比則下降。特別是,合資和外商獨資企業招聘需求人數降幅相對較大,分別減少38.68%和37%。
沈笑原是一名培訓輔導老師,由于疫情期間停課,做起了直播帶貨主播。新華社發
4.穩就業促發展的政策建議
將保就業放在各項工作首位。針對保就業,應充分認識保增長與保就業的內在聯系和一致性,建議引入投資項目就業效果評估機制;中央財政要大幅度增加欠發達地區學前教育、醫療衛生設施、網絡軟硬件等有利于人力資本增長的相關投資;要提高資本收益長期穩定增長的預期,進一步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把減稅降費長期化;研究提升勞動參與率、實行彈性退休制度,為經濟持續增長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
積極推動新技術、新經濟、新業態和新就業發展。積極發展互聯網時代新的靈活就業,針對電商、網約車、直播等平臺性就業所產生的新問題和新挑戰,創新性尋求解決方案;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對危險、艱苦崗位的替代,同時,避免人為推動機器換人,由此造成對擴大就業不良影響的政策。
強化信息流動,提升就業市場匹配效率。完善就業市場信息平臺可有效減少摩擦性失業,提高就業市場匹配效率。為此,要強化發布涵蓋各級政府部門、大中小學、醫療衛生機構等公共部門在內的全面職位空缺信息;推動職業分類、職業展望分析和預測;發布勞動參與率,不同區域和不同人群就業和失業的信息;建立并發布就業質量指標;及時公開發布各類學校的招生及畢業總體及結構信息等。
深化教育培訓改革,提升勞動者的就業能力。當前我國就業市場面臨總量、結構和質量三者疊加的矛盾和問題。要解決長期困擾就業結構矛盾,要不斷提高求職者應對外部世界變化的能力。為此,各類辦學主體和培訓機構應關注新經濟、新業態和新就業,建立全方位產學研相結合的實習基地,將提升各項素質和能力作為人才培養制度和體系改革的中心任務。應特別重視硬技能和軟技能培養,切實提高勞動者投身工作、服務社會的價值創造能力。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課題組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課題組 課題組成員:曾湘泉、劉華、耿林、毛宇飛)
相關鏈接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等7部門日前發文進一步強化穩就業舉措,提出對中小學、幼兒園、中職學校教師,以及護士、漁業船員、執業獸醫、演出經紀人員、專利代理師等職業資格可實施“先上崗、再考證”階段性措施。
●武漢市今年將籌集就業崗位25萬個以上,增加2020年全市公務員四級聯考、選調生招錄計劃規模,每個社區補充1~2名高校畢業生。同時,深入推進“百萬大學生留漢就業創業工程”,吸引更多高校畢業生留漢就業創業。
●深圳市日前出臺穩就業21條措施,對高校畢業生的扶持范圍擴大至畢業2年內的高校畢業生,加大對畢業學年困難學生的就業扶持,提高求職創業補貼標準;吸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補貼標準從3000元/人提高到5000元/人。
●為助力中小企業從疫情陰影中快速恢復,百度發起扶持中小企業應對疫情的關懷計劃——“共度計劃”,通過免費開放AI技術、線上化工具、營銷服務等舉措,幫助傳統企業轉型并快速復產,穩定就業存量。
●京東集團與退役軍人事務部簽署合作協議,2020年京東面向全國退役軍人提供近13000個就業崗位,并打通晉升通道,讓優秀退役軍人走上管理崗位。
●日前,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推出“藍海”就業共享平臺,緩解本地生活行業的用工壓力。目前,該平臺面向全國餐飲商戶和個人開放“轉崗”或務工需求,并向阿里本地生活平臺的20萬家大小商超、連鎖便利店和社區生鮮果蔬店開放用工需求。
●面對用工缺口,湖南省人社廳會同長沙市人社局、騰訊云以及騰訊云啟產業基地(長沙)孵化企業云暢科技,面向湖南省人才市場推出“湘就業”小程序,以網絡平臺為橋梁連接省內用人單位與務工人員,全面提升勞動力資源供需匹配功效。
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職享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蘇ICP備19057497號
地址:上海、南京、南通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