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內需和促消費的當下,“詩和遠方”在周末就可以觸手可及?
近期,江西、南京、浙江、甘肅隴南、河北等多地提出試行或鼓勵每周2.5天彈性休息制度,旨在促進當地旅游、消費市場的恢復與發展。但其能否落地備受公眾質疑。
網民戲稱“連雙休都不能保證,2.5天還有戲嗎?”“孩子周末要上補習班,難道是鼓勵家長自己出去旅游?”
此前也出臺過類似政策,但最終落實情況并不盡如人意。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消費、旅游市場備受影響,2.5天彈性休息制度能否激發假日效應?
三省兩市試行2.5天休息,九江:不得變相周五居家
3月~4月,鼓勵或試行2.5天彈性休息制度密集發布。早在3月19日,江西省在發布的一份通知中稱,今年二季度試行周末2.5天彈性作息,積極引導干部職工周末外出休閑度假。
甘肅隴南市也表示,為拉動消費,鼓勵休假消費,每周星期五下午,各行政事業單位在完成工作任務、安排好值班人員的情況下,可以鼓勵其余職工休假旅游。
此后,浙江省、河北省以及南京市相繼加入推行周末2.5天彈性休假的隊伍。
不過,記者注意到,有些地方雖然提出了2.5天彈性休假制度,但事實上還要通過其他方式補回工作時長,而且對周五下午這段“放假”時間的活動也有要求,例如江西就要求,彈性作息減少的工作時間,將通過延長其他工作日時長調劑補回。江西省九江市還要求,確有出游安排的干部職工,按各單位請假制度規定辦理,不得變相為周五下午居家休息。
這一制度的提出,旨在促進消費、旅游業在疫情沖擊后快速回血。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5.21萬億元,同比下降20.5%,同時,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測算,預計今年一季度及全年,國內旅游人次分別負增長56%及15.5%,國內旅游收入分別負增長69%和20.6%,全年減收1.18萬億元。
多為旅游發達省份出大招,刺激效應看收入?
2.5天彈性休息制度對促消費、促旅游有多大作用?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賀濱就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這對消費促進的作用并不大,因為消費者在消費時更多考慮的是量入為出,無論休息時間長短,其可支配收入是固定的,就算通過這種制度短期促進了消費,但此消彼長,總量依然是固定的。
賀濱認為,只有投資才能拉動經濟發展,真正能促進消費的只有促進生產,生產多了,大家工資漲了,自然消費意愿也就提高了。
不過,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這些出臺2.5天彈性休息制度的省份一個共同點是旅游業比較發達,比如江西有廬山、井岡山,浙江有西湖、烏鎮等。它們率先鼓勵2.5天彈性休假,最根本是為了刺激旅游消費市場,給予當地居民更多自由時間,激發其旅游意愿,如果將這一政策搭配之前不少省份發放旅游消費券來看,這些手段都對提振消費市場、推動經濟復蘇有積極意義。從更大的角度來說,人人都享有休息和閑暇的權利,2.5天彈性休息制度的提出也算是增進員工福利與社會發展進步的一種體現。
“目前多省市提出的2.5天彈性休息并不是嚴格執行的,這意味著各省市、各公司都有自主調節的權利,因此,一些旅游業比較發達的城市有可能會效仿。”付一夫進一步表示。
對此,普通上班族李女士告訴新京報記者:“如果說每周休2.5天收入不變的話,我還是挺樂意的,但是休息的這個時間里我是否愿意去消費,可能還要看當時有沒有消費需求,至于會不會出去旅游,主要看疫情是否完全控制住了,等不需要戴口罩出門的時候,還是愿意趁著2.5天的假期到城市郊區走走。”
5年前已提出彈性作息,政策落地尚需看試行效果
其實,鼓勵彈性作息由來已久。早在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中就表示,有條件的地方和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依法優化調整夏季作息安排,為職工周五下午與周末結合外出休閑度假創造有利條件。
隨后,不少省市出臺了相關實施意見,但實際上能夠落實的企業甚少。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賀濱對記者表示,這是因為制度本身缺乏合理性,另外,休假多少天是勞資雙方的自由選擇權,在勞動法框架內,雙方平等協商,是一種契約關系,屬于私權范疇,公權力不宜過多介入。
付一夫也認為,要真正落地這種制度,前提是企業在疫情沖擊下還能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甚至有所余力,才能去考慮,如果說企業本身的生產活動已經被疫情耽誤了,這時候還要強制推行這個制度的話,對于企業來說或許是一種負擔。
“未來,即便要推行2.5天彈性休息制度,也不能操之過急,可能還需要先在某些地區試點,如果效果還不錯,其他地方自然也會有效仿的想法。”付一夫表示。
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職享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蘇ICP備19057497號
地址:上海、南京、南通 EMAIL: